天美娱乐:永泰川 何以变成米粮川(一线调研)
上图: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示意图。
景泰供水工程指挥部供图
下图:永泰川122万方调蓄水库进水口。
景泰县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曾经的永泰川常年干旱,一亩地打不下多少粮。几年前,历经多轮论证,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正式上马。经过紧张有序的施工,今年4月中旬,工程实现整体贯通,达到通水条件。当汩汩清水从引大入秦工程东二干渠出发,向东奔涌至永泰川,15万亩旱砂地逐渐变成高标准农田,生机无限。
水来了,紧跟而来的,是丰收。
寿鹿山下,永泰川旱滩变良田;瓜果大卖,玉米价好,万亩油葵也收割完毕。挺过农忙,种植大户马继军终于得空,拿出手机算算收成。不多时,黝黑的脸庞,喜上眉梢,“今年保底进账80万元!”
谁能料想,曾经的这里,年年精耕细作,岁岁广种薄收,苦没少吃、粮没多收。永泰川,甘肃省景泰县寺滩乡10个村子的统称。这里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常年干旱,年均降水量仅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800多毫米。天少雨、地无河,一旦遭遇连旱,农民打下的粮还收不回播下的种。
改变从何而来?由旱砂地到丰收地,这条开源节流之路如何打通?
引水
工程渠线全长72.3公里,永泰川有了汩汩清水
“遇干旱年份,一亩地只收三五十斤麦子是常态。”守着川区饿肚子,家住寺滩乡永泰村的马继军,年轻时没少“望川兴叹”。
当年,村里人最大的期盼,是能像灌区一样,让庄稼“喝”饱水,有个好收成。然而现实严酷,苦焦的日子,看不到头儿,不少人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世纪之交,而立之年的马继军也背起铺盖,远走他乡。
“有地没水,种地不富”,水是制约永泰川发展的关键。
当地村民习惯用“拉羊皮不粘草”来形容极度干旱的环境——“因缺水,永泰川寸草不生,连最容易粘连青草的羊皮,都失去了用武之地。”马继军说,永泰村家家户户有一件大事,就是铺压砂石、集流雨水,“水对大伙儿来说,太重要了!”
景泰县委干部介绍,水资源短缺的景泰县并非没有水利工程,只是早年修建的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已经达到设计供水能力上限,高峰期用水紧张,无力再承担永泰川的供水任务。修建新的水利工程,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帮助群众致富增收,势在必行。
2017年底,甘肃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景泰县关于新建灌溉引水工程可行性的研究报告。根据批复,项目从引大入秦工程(截引大通河水,调至秦王川盆地)东二干渠末端取水,年引水3000万立方米送至永泰川,用于发展戈壁农业。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5亿多元,其中50%资本金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级水利补助资金逐年落实,其余由市县通过市场化机制筹措解决。
“能否拉来社会资本投资,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立项以后,景泰供水工程指挥部指挥张志荣既欢喜又害怕,喜的是引水工程即将由一张蓝图化为现实,荒地变良田指日可待;怕的是水利工程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企业愿不愿意干?”他四处打听,心里有了数:本地企业积极性高,但囿于资金难题,底气略显不足。
向外寻求投资,试试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可既没经验,又无先例,张志荣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情况汇报给县委县政府,组织定下两大原则:要确保项目安全、资金安全。吃下“定心丸”,张志荣放手开干。
初次尝试,脚步踉跄,两回招标均告“流产”。“不是企业缺少资金,就是招商遇到骗局。”张志荣不免有些气馁。第三次他调整打法,去现场查企业流水、看固定资产,考察企业实力,终于与江苏镇江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意向。“PPP通过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既能促进引水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又缓解了政府短期投资压力。”张志荣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此后,指挥部先后拜访了7家银行,协助企业办理贷款;又跑了50多家单位,协调解决工程沿线的土地流转问题,确保工程顺利开工。
景泰供水工程指挥部技术科科长、副高级工程师曾永先介绍,工程渠线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全长72.3公里,先后穿过兰州市永登县、皋兰县,最终引水至永泰川。引水工程前段15.5公里为新建干渠工程,中段18.2公里利用原引大入秦延伸景泰供水工程英武水库输水渠,后段38.6公里为新建干管工程,全程采用铸铁管和钢管高压输水。
翻开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示意图,一条呈“V”字形倒虹吸布置的输水管线清晰可见,在其前段,11个长短不一的隧洞密集分布,总长超过新建干渠的3/4。“管线跨境‘两市三县’,沿途经过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沟壑地带,板岩、液岩区占比达到一半左右,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曾永先指着示意图说,最难的是3号隧洞,岩层软,一个钻头打下去,四面出水,像是水帘洞,在这样的地方施工,就像是往豆腐块里打洞。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指挥部联合施工单位加密钢拱架、强化隧道排水,不断调整施工方案。工人三班轮岗、加班加点,夏天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焊接管道,冬天冒着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检查工程质量,争分夺秒、抢抓工期。2020年5月,后段工程率先完工,并利用人饮渠系,争取用水指标,把水引入永泰川,提前两年发挥效益。
分水
划为8个片区精细管理,安装流量计优化配置
“水来啦!”通水那天夜里的情景,沈长松记忆犹新:当地干部群众欢呼雀跃,敲锣打鼓迎接渠水到来,不少村民沿着管线,步行数十公里,跟随渠水一路走到地头。
沈长松是社会资本方下属项目建设运营单位——甘肃永泰川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打小在东部沿海地区长大的他,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缓过神来,老沈感慨,永泰川人民对水的渴望,刻在骨子里。
引水兴田,有了水只是第一步。为了把干旱少雨的永泰川变成物产丰饶的米粮川,在引水工程建设之初,景泰县便超前谋划,下大力气设计安装川区地下管网,积极引进龙头企业,清砂平田整地、铺设滴灌设备。张志荣说,管网与干渠同期建成,第一时间发挥引水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力争实现水到渠成的效果。”
甘肃景辉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景泰县引进的一家龙头企业,2018年底入驻永泰川以来,投资上千万元打造高标准农田。引水工程后段工程竣工以后,公司率先开展农业生产。不料头一年下来,不仅财报难看,聘请的种植大户也像“走马灯”似的换了又换。“究其原因,是用水分配不均。”公司副总经理王卿朝说。
对此,沈长松深有同感。2020年9月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睡梦中的沈长松吵醒,“不好,两边快打起来啦!”沈长松撂下电话匆忙赶到水库,现场景象让他差点惊掉下巴:一方抡着棍子在水阀旁吼,“看谁敢动!”另一方手持家伙上前推搡,“那就谁都别用!”
沈长松站在中间给大家拉家常、打比方,“假如成活一棵树需要1桶水,那把这桶水简单分给两棵树,结果两棵树可能都活不下来。”瞅着大伙听得认真,沈长松顿了顿接着说,庄稼是同样的道理,每次只有浇足浇透,让作物“喝”饱,才能确保来年有个好收成,大家不要争一时,咱们分个轻重缓急,错峰浇地。一番劝解,矛盾总算化解。
随着一渠清水浸润,永泰川的种植结构不断丰富,由原先单一的小麦发展为玉米、油葵、西瓜等多种作物,用水需求日趋多元,仅靠调解显然难以长久。沈长松说,在供水工程指挥部协调下,公司和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共同商议,根据地形地貌、作物种类、用水周期、需水量大小等,将永泰川分为8个片区,并研究制定科学的分水方案,优化水资源配置。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年引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决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鼓励农户大力种植耐旱作物、发展节水农业。”张志荣表示,指挥部也将根据水资源需求主体、规模的不同,逐步形成精细化供水方案,避免水资源浪费。
为确保入地水量不“缺斤短两”,在输水管线分水口,记者看到,每个茬口上都装有超声流量计,瞬时水量、累计供水量等信息一目了然、有据可查。工作人员介绍,通过APP,相关数据还能实时传输到手机上,可随时随地掌握用水情况。
“必须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来景泰工作生活近3年,沈长松感触颇深,“目前调度中心等附属工程正加快建设,未来我们将利用技术手段,借助搭建好的水资源供给可视化监控平台,实现智能决策和水资源调配快速生成和执行。”
管水
技术员巡护维修,蓄水池调峰补枯
每天上午,永泰川水务有限公司运营部技术员葛建强都要开着皮卡车,和同事奔波近百里巡护管道。车上载着水泵、发电机以及扳手等各种维修工具。
作为长距离输水项目,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利用海拔高差实施高压输水、全程自流。葛建强告诉记者,进水口引大入秦工程东二干渠海拔2160米,最低点景泰县喜泉镇红沟则只有1800多米,两者落差超过300米,致使输水管线压力高、流量变幅大。“压力最大处,哪怕透出筷子粗细的水柱,也能穿透1厘米厚的钢板。”葛建强说。
为保证输水管网安全运行,施工单位对管道连接处的2261处焊缝实施了超声波检测,正式通水前,还全段使用两倍的设计压力注水静压24小时。“尽管采取了严格的措施防止管网破裂,管道依然离不开日常巡护。”葛建强说,为满足日常控流、分流、断流、测流及检修要求,工程输水管线上还设有调压阀、空气阀和水锤泄放阀等多种装置,每隔一周,工作人员都要下到阀井,检查阀门和设备运行情况。
去年5月,正在巡护的葛建强发现,一处阀井咕咕往外冒水,水顺着地势,流进了玉米地,地里是才种下的玉米。“根据淹没的面积估计,跑水应该有了一段时间。”后悔没有早些发现,葛建强至今仍觉得遗憾。凭借多年管护经验,他意识到,可能是控制管道进排气的空气阀门被堵塞,于是一边抬出水泵排水、清除阀门杂物,一边联系老乡查看受灾情况,“所幸距离春播没过多久,重新补种还来得及。”
精细管护,单靠人工捉襟见肘,还须给管线装上“智慧大脑”。据介绍,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建设时便在管道上安装了压力传感器、高清探头等设备,明年调度中心投入使用后,即可实现管线与总控中心联动。“到时,如果管线内出现跑、冒、滴、漏等情况,中心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启用远程控制,迅速解决问题。”葛建强说。
进入10月,景泰县天气转冷。“到冬天,最低气温达零下20多摄氏度。”曾永先说,为应对寒冷的天气,干管施工时采用沟埋式敷设,顶部以上埋深按1.5米设计,以防管道冻裂影响浇灌。即便如此,由于上游水源地冬季枯水期暂停放水,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全年供水时间实际只有191天,且集中在3月至11月。
“上游来水有峰谷,可作物生长等不及,错过灌溉窗口期,产量势必受影响。”沈长松说,川区耕地用水高峰虽然集中在7、8月份,与供水高峰重合,但春灌、秋灌期间却因例行检修存在断供期。而且,随着地区种植结构不断丰富,玉米、油葵、西瓜等作物的生长期均有差别,多重因素导致供水期和需水期存在一定程度的时间错配。
如何破解水资源分布时间不均衡?跟随沈长松,记者来到位于永泰川片区中心地带的永泰村。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库容122万立方米的调蓄水库惹人注目,微风拂过,碧波荡漾。“办法就在这里嘞!”沈长松告诉记者,水库在来水高峰期蓄水、用水高峰期放水,调峰补枯,实现水资源跨时间使用。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永泰川片区蓄水能力已达到170万立方米。
“水库底下水位低、砂砾石多,一旦渗漏,库存水量将快速流失。”同行的曾永先补充说,为做好防渗工作,水库建设过程中,边坡自上而下采用现浇混凝土整体板护砌,板下设5厘米厚的砂浆垫层,同时铺设复合土工膜和30厘米厚的细砂垫层。库底同样4层防护,且进一步铺塑防渗。
记者了解到,根据景泰县规划,寺滩乡、喜泉镇等10个乡镇拟建设3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对水库调蓄的要求也将同步提高。综合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沈长松建议新建若干蓄水调蓄设施,“库容总量最好能达到1000万立方米以上。”
用水
滴灌设施有效节水,盘活土地助农增收
“瞧瞧!粒大籽饱,出油率高着呢。”今年,马继军种了800亩油葵,全部滴灌种植。
“搁以前,想都不敢想。”外出打拼20年,老马卖过小吃、开过宾馆,一天到晚忙得脚打后脑勺,一年到头回不了几趟家,心里一直盘算着,什么时候有机会返乡找点事做。
2019年底,听说灌溉引水工程开建的消息,马继军带着积蓄回村,响应政府号召,加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列。如今,田成方、渠相连,滴灌设施将水直接送达作物根系,“还是水肥一体、省时省力。”马继军介绍,他流转的2000多亩土地现在全都种上了农作物。
以盘活永泰川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开发效能为切入点,寺滩乡实施“先流转后整理、企业提前介入”的土地整理模式。寺滩乡党委书记俞成介绍,政府和村集体牵线搭桥,先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提前介入项目的前期设计环节,确保土地整理符合企业发展需求,从而实现土地的高效利用。
针对土地“到册到户”分配过程中,因不同地块的远近、肥力等差异引发的矛盾纠纷,寺滩乡推行“只到册不到户”的举措,保护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同时,避免因土地分配产生的各种矛盾。“企业也放心与农户签订长期流转合同,双方权益都有保障。”俞成说,目前,川区已完成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滴灌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作为永泰川最大的龙头企业负责人,王卿朝算了一笔用水账:大水漫灌,每亩地每年需水500多立方米,使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同样的水量,能灌溉两亩多地,节水一半以上,化肥使用量则下降45%。“用水效率的提升,不仅减轻了成本压力,还拓宽了作物种植的选择余地,亩均产出更高的麒麟西瓜有机会大面积推广。”王卿朝说。
如果说引水工程开辟了水源,滴灌、防渗技术则节约了水流。根据《永泰川灌溉引水工程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报告》,项目建成后拟年供水量3000万立方米,考虑9%的水损,年实际设计供水量按照2730万立方米测算,“也就是水资源利用率91%。”张志荣说,实际利用率却达到了92%以上,“可不要小看这多出来的1%,省下的水量又能多浇灌1300多亩地!”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随着一湾清水持续润泽永泰川,川区耕地的产出越来越多,群众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家住寺滩乡疃庄村的80后潘海涛,被大家笑称为“连名带姓都透着对水的渴望”。过去由于缺水,粮食产量低,全家8口人种30余亩地,日子依然过得紧巴,无奈之下,潘海涛远赴广东打工。
如今,曾经无人问津的旱砂地成了“香饽饽”。“根据地块质量和平整难度,每亩地每年分别按460元和150元流转了出去,合同还约定,每5年上涨50元。”潘海涛笑着说,现在一份土地、两份收入,除了流转费用,自己闲时还到地里务工,每天收入140元,再不用到外地谋生了,“满足,稳定!”
这几天,张志荣的手机响个不停,来自宁夏甚至江浙地区的企业,也想到永泰川流转土地,张志荣总是婉言谢绝。“以水定地、以水定产,咱们有多少汤就泡多少馍,不能无序扩张,这条底线要守牢!”张志荣坚定地说。
本期统筹:巩育华
制图: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2年11月24日 07 版)
相关新闻:
- 天美娱乐:周边游、“新中式”民俗游成主力2024-06-08
- 天美官网:海上“油”路 青春“挺进”超深2024-06-08
- 天美官方:证监会就《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2024-06-08
- 天美注册:《财米油盐》| “三百六十行”2024-06-07